远程教育行业领先者,20年专注教师专业培训
首先,读书为先。读书就是练内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除了学术著作,我们还要多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一些当代的有关儿童、青少年的文学作品。除了文学作品,还要读杂书。读杂书就像吃杂粮,使人强健。不断读书,就是不断积云,这些云布满天空,哪个地方要雨,哪片云就下,于是每滴雨都是及时雨。作为卓越教师,要能从这些阅读中吸纳、启思、顿悟、提炼,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观点,能融合多种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实践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教学主张。
其次,实践为本。课堂是我们实践修炼的主阵地。成为卓越教师,我们可以借助每一节课堂不断地磨炼自己,将所学所思付诸实践。精读学科教材,把准学科主脉络,建构属于自己的课程框架体系,在实践中提炼自己的主张,在实践中反观自己的思想,在实践中辨析正误,形成风格。并且通过经常磨炼,形成自己的代表课,经典课,名师课,并与团队成员一起,携手互助,共同成长。卓越型教师与骨干教师不同,卓越型教师不仅要能帮助自己,还要能带领一个团队,能够引领指导别人,让更多的人快快的成长起来。在群体的共同实践中,实现一个团队的快速远行,形成一个卓越型团队领跑成长的固化模式。
第三,科研为要。教科研就像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增添的有力的双翼,给教师带来自信和勇气。研究不息,成长不止,以研究促成长,以成长深化研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在这样一个永恒的良性循环中,我们一起走向教育的春天。理性的沉思是世界上最深沉的幸福,幸福从来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而是精神所持有的一种充盈和“饱满”的状态,所以我们常说“沉甸甸的幸福”。科研可以让我们享受工作的幸福,也是成为卓越教师的必经之路。研究是丰富思想的主要途径,只有在研究中,我们才能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成为卓越型教师的思想支撑和动力来源,成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的主要支撑,在研究中丰富思想,体验思想魅力带来的幸福。诺贝尔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生是大自然赐予的一块高雅的宝石,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对它精雕细琢。只有那些不辞劳苦的人,才能使它发出耀眼的光辉。卓越型教师成长的平台很多,但教科研是必由之路。
陈伟玲 0
陈伟玲 0
许志恒 0
许志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