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行业领先者,20年专注教师专业培训
我对核心素养的思考
摘要:培养英语核心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也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知识的输入,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而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在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大背景下,培养我们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话语权给学生,鼓励学生敢说、会说、想说。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鼓励;实践
一、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后,英语表达能力中强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它传递的信息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使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英语在国际交流中应用最为广泛,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综合能力的运用,而说的能力在表现形式上最为直接和重要。
由于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尽管教师在努力领悟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但实施起来还是走不出很多“怪圈”。首先是最常见的侧重语法。由于测试的重点还在词汇、语法,使得教学中还得语法条框的长篇累牍;其次,大部分班级都是大班教学,而对语言学科的教学,就难免会对学生照顾不周,如对句型的操练和对话的表演,受众面就相对减少;再次,现在的高中生的层次已经很分明,过早的给孩子们定型、贴标签,因为一个英语成绩,说“你是优秀的,他是差生”,对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公平的。最后,有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以分数论英雄,这也导致部分教师不管一切以分数为标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人说:英语不就是一门语言嘛,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的育人价值。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如果只会考试、做试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怎样突显英语的语言功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体验参与,促进学生发展——从“说”来突破。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重新定位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是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在课堂上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积极发言的快乐,这是一个值得深究和探讨的课题。
2.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主阵地,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我以前总认为自己上课在讲解的过程中提问学生或让学生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已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导性。殊不知,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老师容易讲得多,甚至一言堂;再比如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说的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但学生其实很被动,很少思考,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还比如,教师容易墨守成规,比如教师觉得自己是权威,不容置疑,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思想的表达。
显然,这样的课堂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要满腹经纶但倒不出来的“闷葫芦”,我们也不要只会考试但面对实际问题就惊慌失措的书呆子。怎么“还”,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学会放手,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封住自己的嘴,能不讲的绝对不讲,能少讲的就一定要少讲,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
2)教师带上耳朵,注意倾听。这个听不仅是聆听内容,首先要做的是姿态:面带微笑微微弯腰,适时点头或否定学生提出的疑惑,认真解答学生的困惑和疑难。不论学生回答得对与错,都不要轻易的打断学生。而且,尽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多说“你看呢?”“你是怎么想的?”。其实这个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在聆听过程中,你会发现学生有很多的思想火花和惊喜。
3)充分利用“赞扬”这个秘密武器。有句话说的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高中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自然都愿意听好话。这个我有切身体会。班里有一沉默寡言的男生,不爱发言,不爱和小组一起活动,不爱和组员互动,很是让我头疼。后来我发现他听力很好,做题很仔细,特别是阅读正确率很高。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开家长会我再和他父母讲起该学生的各种好。学期末,同学们都说他变了,当然他也成了班级英语学科的领头羊。
4)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给学生质疑的权利。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只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开阔。
3.创设情景,有效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才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课,通常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把握好情景的铺设,激发学生兴趣,就能收获不一样的课堂效果。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让学生学得主动,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光、电、图片,努力让英语从书本走到生活中,再从生活走到学生的心里去,并在那让它生根、发芽。
4.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创造无极限。初中生就是“我型我秀”的年龄,而且他们“一切皆有可能”。自学能力的良好发展,能使我们终生受益。
5.鼓勵学生自己探索、总结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希望他们不但会学,还会用,能以不变应万变,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
詹峰 1
赵汝能 1
蒋锐敏 0
林文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