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行业领先者,20年专注教师专业培训
一、研修背景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我参与了此次以 “AI 助力教研提升” 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希望通过本次研修,能够深入了解 AI 在教研中的应用,将其有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研究工作中,从而提高教研的效率和质量。
二、研修过程与收获(一)AI 在备课环节的应用探索在以往的备课过程中,我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设计教学环节和制作课件,而且有时还会因为信息获取不全面或思路局限,导致备课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本次研修中,我接触到了一款 AI 备课辅助工具。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快速生成多种教学方案供我选择。例如,在备一节数学课时,我输入了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这一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情况,AI 工具很快就给出了包括课堂导入、知识点讲解、例题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详细教学方案,并且还推荐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练习题等。通过使用这款工具,我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还拓宽了教学思路。原本需要半天才能完成的备课工作,现在借助 AI 工具,两个小时左右就能高质量完成。同时,AI 提供的多样化教学方案让我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使备课更具针对性。(二)AI 在课堂观察与分析中的实践课堂观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课堂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依据。但传统的课堂观察往往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感受和经验,观察结果不够客观、全面。研修期间,我们尝试使用了 AI 课堂观察系统。该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测,能够自动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的提问频率和类型、课堂互动情况等数据。课后,系统会生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如学生在哪个知识点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等。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中,我们运用了这套系统。课后的分析报告显示,在讲解课文的某个段落时,有超过 60% 的学生出现了注意力分散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研讨,发现是该段落的讲解方式过于枯燥。随后,授课教师根据研讨结果调整了教学方法,在后续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AI 课堂观察系统让我们能够更客观、精准地把握课堂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使教研更具实效性。(三)AI 在教研研讨交流中的助力教研研讨交流是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在以往的研讨中,常常会出现讨论话题不聚焦、观点难以整合等问题。本次研修中使用的 AI 教研研讨辅助平台,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在研讨前,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困惑和观点上传到平台,AI 会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提炼出核心研讨话题。在研讨过程中,AI 能够实时记录教师的发言,并进行关键词提取和观点汇总,避免了信息的遗漏。研讨结束后,AI 还能根据研讨内容生成总结报告,明确达成的共识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一次关于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的研讨中,平台将教师们的观点分为 “写作素材积累”“写作技巧训练”“批改方式改进” 等几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的观点进行了整合。这使得研讨过程更加有序,大家能够围绕核心话题深入探讨,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