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止时间:2025-03-26 00:00:00 ~ 2025-06-20 23:59:59
一、核心内容学习
1. 心理问题识别要点:专家通过典型案例,讲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社交障碍)的外显表现,强调需从行为异常、情绪波动、学业下滑等多维度观察判断,避免主观臆断。
2. 干预方法实践:学习“沙盘游戏疗法”“绘画心理分析”等非语言干预技术,掌握倾听、共情的沟通技巧,理解“接纳 - 疏导 - 赋能”的干预流程。
3. 家校协同策略:认识到家长在心理干预中的关键作用,需通过定期沟通、家长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消除“病耻感”,形成家校干预合力。
二、收获与反思
1. 专业能力提升:系统学习了心理干预的科学流程,意识到非语言沟通(如肢体语言、表情回应)对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2. 案例启发:在分组研讨中,模拟处理“学生因欺凌行为产生厌学情绪”的案例,学会从多方收集信息,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3. 自我反思:过往处理学生情绪问题时存在“急于解决”倾向,今后需更注重营造安全氛围,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空间。
三、实践计划
观察应用:下周起,在班级中重点关注2-3名行为异常学生,建立观察记录档案,尝试运用倾听技巧与其沟通。
胡建树 2
胡建树 1
周冰冰 1
卢丁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