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止时间:2024-10-16 00:00:00 ~ 2024-11-25 23:59:59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忠诚。在九年级的课程中,通过学习中国的发展历程、国家制度、党的领导等内容,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了解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白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从而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涵盖了个人的品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课程通过讲述道德故事、分析道德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道德准则,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还能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强调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九年级学生应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明白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例如,学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道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并且要遵守交通规则、社会公德等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四、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在课程学习中,学生要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要注重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比如,在面对考试失利等挫折时,能够调整心态,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五、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要求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九年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要明确自己在不同角色中的责任和义务。对自己负责,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对家庭负责,要关心家人,承担家庭责任;对社会负责,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对国家负责,要关心国家大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